臺海網(微博)11月1日訊 科技界名人李開覆在接受化療前夕,引自己的病談臺灣高科技產業之病,並對臺灣經濟的病提出了諍言。臺灣《中國時報》1日社論說,我們衷心祝福他早日康復。只是高科技產業的病、臺灣經濟的病,社會知道不知道問題所在?有沒有開始治療?能否對症下藥?我們深感疑慮。
  李開復認為,“臺灣創業者如果想在網路、軟體領域走出去,一定要找出大市場。”因為大市場才能孵化出大公司,這個大市場可以是美國、大陸或東南亞,只看臺灣市場絕對做不大,“小市場不可能成就偉大的公司”。他又說,當美國都在談微軟、谷歌、雅虎、facebook、Twitter時,臺灣還是不斷談台積電、鴻海或聯發科。這些老牌公司都是好公司,但若要談創新,在市場規模、上市規則、國際接軌、註冊條款等部分,都有許多改善空間。
  李開覆在臺灣出生、成長,中學時移民美國,接受美國大學、研究所教育,擔任過蘋果、微軟、谷歌等公司的重要負責人,併在大陸長期工作,因批評時政而成為微博有影響力的大V。眼界之廣,更一語道破臺灣的困境。他開給臺灣的7帖藥方,的確是臺灣創業環境問題的解藥。但就急迫性而言,創業的問題還在其次,如果沒有更大的戰略,更高的格局讓臺灣走出去,就不會有好的創業環境,李先生的藥石就罔效。我們先看一下,現在臺灣經濟的大問題,就是“悶經濟”,就是走不出去的問題。
  社論說,臺灣引以為傲的高科技產業,是“走出去”的成果,可以在國際舞臺上爭奪全世界的訂單,但臺灣錯過了軟體、行動的革命。我們吃軟不吃硬,一味在生產上追求成本的節約,也創造效率經濟的表率。可是近年因為美國金融海嘯、歐洲債務危機,其購買力、有效需求都大大減少。加上傳統臺灣擅長的桌上型電腦、筆電,都逐漸地被平板、手機蠶食鯨吞,最近新的穿戴型手錶手機、眼鏡手機,我們又都沒有份。臺灣自己沒有新的大投資,外商看到臺灣市場的低利潤,產品又缺乏前瞻性,撤退都來不及了,遑論新的投資。臺灣淪為外人直接投資(FDI)在亞洲墊底的國家。
  臺灣的商業模式要改弦易轍。高科技業者要軟硬通吃,要將產品與服務連結起來。能不能做到?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就是一個從賣機器,轉型成功到現在是賣服務公司的例子。另外,我們也看到,只靠高科技產業並不足以解救臺灣經濟,因為高科技產業,在臺灣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相當有限。臺灣的服務業已經占整體產值的68%,能夠提供大量就業的其實是服務業。這也完全符合現代經濟發展的軌跡。因此臺灣的服務業,要擔當此重任,要成長茁壯,更要走出去。
  因此,服貿協議對臺灣就太重要了。在軟體、行動革命的時代,文化、服務就是其關鍵元素,電子商務、資訊服務業,乃至游戲、文創產業都大大的受其影響。臺灣只有2300萬人的市場,以服務業而言更是淺碟子市場,大市場才能孵化出大公司。就像大陸已經有兩家千億起跳的網路公司(騰訊、阿裡巴巴),但臺灣的蕃薯藤、網家集團(PC Home)卻一直走不出去。臺灣應該掌握服貿協議讓臺灣進軍大陸的機會。大陸市場規模遠大於臺灣,對於臺灣服務業來說是個大機會。除了上述產業受影響,在服貿協議中金融、環保、物流與運輸,也是臺灣受惠產業。
  明明服貿協議是對臺灣有利的,但仍有許多人反對。究其原因,行政單位溝通不良,談判過程沒有事先完整照會“立法院”,第一時間民間的質疑,“立法院”諸公卻不肯表示支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已烙印在人民心中。而後種種的見縫插針及某些反對者的作秀演出,雖然不值識者一笑,但百倍功夫也難化解民眾疑慮,終於造成今天的困境。
  臺灣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服貿協議如果重談,是否會談得比現在還好?如果相信台當局信誓旦旦的保證沒有安全問題,服貿協議還會不利於臺灣嗎?如果服貿協議逐條意見一堆,半接受、半不接受,到時會不會在國際上形成笑話?延宕之下,對臺灣是不是損失?韓國即將與中國大陸簽訂FTA,不但貨物商品將獲得關稅優惠,服務業也將長驅直入大陸市場,臺灣還可以再蹉跎嗎?
  臺灣經濟要走入世界,得先進入中國大陸,臺灣要認清現實,抓住可以讓臺灣走出去的每一個機會,才能改善悶經濟。
  責任編輯:吳生林  (原標題:從李開復“大市場”談服貿協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t27ftrsq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