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淮安清浦區西安南路的柴米河段,記者發現,河道兩邊除了居住著大量居民外,附近還分佈著數十家農藥、化工、醫葯、鋼鐵、印染紡織等企業。記者在現場看到,柴米河的治污行動確實已展開,但採取的治理方法是用水沖淡污水和將黑色的臭水抽到隱蔽的莊稼地
  法治周末記者 張貴志
  4月25日,江蘇省市政風熱線聯動直播走進淮安,淮安市環保局、交通局、住建局及城管局四個部門正在現場接受群眾問政時,淮安市一居民陳女士帶著一瓶烏黑的河水來到電視節目現場,並當場給環保局長下跪,請求儘快治理柴米河的污染問題。此事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但淮安市清浦區政府常務副區長史衛東在節目現場稱“自己並不瞭解此事”。此言一齣,立即引來一片質疑:作為地方的“父母官”,究竟瞭解了多少民生?
  在主持人的一再追問下,這位“不瞭解此事”的副區長終於表態:儘快將此河道治理完成。
  這位副區長在電視節目現場的表態是否能落到實處?法治周末記者兩赴淮安,對柴米河的治理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
  柴米河,是淮安市清浦區內的一條主要的排澇河流。在位於清浦區西安南路的柴米河段,記者發現,河道兩邊除了居住著大量居民外,附近還分佈著數十家農藥、化工、醫葯、鋼鐵、印染紡織等企業。記者在現場看到,柴米河的治污行動確實已展開,但採取的治理方法是用水沖淡污水和將黑色的臭水抽到附近的莊稼地。
  清水河變臭水河
  柴米河原本是條清澈的河,聽當地百姓說,以前他們常在這條河裡捕魚、洗菜,但隨著近幾年的污染加重,清澈的河水也逐漸變成了臭氣熏天的“墨水河”。?住在柴米河附近的陳女士在節目現場哭訴著:“終於等到今天,我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天天聞臭味,孩子天天鬧。”
  她還稱:“我死無所謂,我們年紀大了,可惜他們小孩要生長在那個地方……”
  周邊居民向媒體反映:“我們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一年四季聞怪味兒,我們想邀請環保局局長洗桑拿。”
  4月28日,就在節目播出陳女士跪求環保局長治理柴米河的第三天,法治周末記者在位於淮安市西安南路的柴米河橋上,放眼望去,整條河水黑如墨汁,河道到處飄落著凌亂的垃圾,河水的臭氣隨風漂浮在空氣中。在離橋南邊約20米處,一排水口正在向河裡排放著濁污的廢水。
  而在柴米河橋的北面,卻赫然豎立著一塊由江蘇省水利廳和淮安市政府共同設立的“蛇家壩乾渠淮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醒目牌子。法治周末記者通過向當地居民和網上查閱得知,蛇家壩乾渠是與柴米河緊緊相連的兩條河,按規定,柴米河屬於“蛇家壩乾渠淮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範圍。
  在河邊上一養蜂的人家問法治周末記者:“不知在這臭水河邊釀的蜂蜜是否有人敢買?”
  關城村(屬清浦科技創業園)的村民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受柴米河污染最嚴重的主要是城南鄉的三個村,即關城村、新莊村、新豐村。得癌症、皮膚病的多,小孩得皮膚病的也多。”
  附近的居民紛紛說,一般領導幹部都不願意往我們這來,如要到了夏天,這河水那才真叫臭呢!幾里地以外都能聞到臭味兒。
  就在村民們向法治周末記者反映情況之際,走過來兩位男子質問記者:“你們在聊什麼?是從哪裡來的?是什麼單位的?”
  其中一位略胖的男子還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我是鄉裡派來蹲點的,姓趙,看這裡有什麼問題,就幫解決什麼問題。”並說,“中國10年發展造成的污染,要用15年來治理。”
  而另一位稍瘦些的男子則拿著DV在一旁拍攝記者的一舉一動。
  企業直排被指是污染之源
  “柴米河污染成這樣,主要是這些企業排放污水,昨天環保部門到每家檢查,說是新鑫鋼沙廠最嚴重。”一位王姓女環衛工在華清西路上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連日來,法治周末記者在柴米河附近看到最多的除了居民住宅以外,就是一家挨著一家的不同行業的企業,有數十家之多。
  僅柴米河附近就有兩家園區——清浦科技創業園區、淮安市特鋼高新產業園,還有淮安最大的鋼鐵企業——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即江蘇淮鋼)。
  清浦科技創業園隸屬於清浦區,其園區內的企業種類繁多,離柴米河不遠就是一家紡織印染企業——淮安市永立特種化纖有限公司、江蘇新鑫機械鍛壓有限公司、誠意製藥、新星紙箱廠、金源肉品有限公司等二三十家各類企業。
  柴米河的北邊是一座緊挨著江蘇淮鋼的熱電廠,一座高大的冷曲塔在冒著熱氣,一座很高的煙囪在冒著黑煙,路面已被來往的工程車壓壞。在誠意製藥西北角有一個排水口,正在往外排放黑水,河床已被排出的黑水衝出一個坑。
  “柴米河的污染有兩點:一是居民區的生活污水,沒有配套設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裡;二是企業污水,也沒有配套設施(廢水處理設施),直接排到河裡,而且(企業)污水還多。像誠意製藥、新星紙箱廠、新鑫機械等企業應該在源頭上就堵住污染,可這都是招商企業,地方要發展、企業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終導致污水橫流的局面。”住在柴米河橋邊的一位女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這裡的環保問題,你們之前沒找過環保部門嗎?這個工業園有沒有污水處理廠啊?“法治周末記者問道。
  “之前我們也去環保局找過,從來沒有人管過,這一直都這樣,今年才聽說有人查,這裡沒聽說有污水處理廠,我們老百姓也不太懂這些。”這位女士說。
  一位收廢舊品的老人和兩位路過的中年女性對法治周末記者說“南邊有一家肉聯廠,直接把污水排到柴米河,原來是明渠排,現在改成了地下排。”
  5月6日、7日,法治周末記者再次來到柴米河邊時發現,河裡的水已經基本被抽乾,一些工人正在清理河道,原先記者看到的誠意製藥旁的那個排污口已被堵住,但還是有黑色的廢水從排污口滲出。往清浦科技創業園裡走,一正在清污的工人告訴記者,裡面的一座橋邊還有一排污正在排放污水。記者走近一看,果然有一排污口正在往外排放褐色的廢水。
  4月25日,淮安市環保局局長卞愛武在當時的節目現場也曾介紹,柴米河是清浦區內的一條排澇河流,岸邊有許多居民住宅,也有一些小企業。由於這些企業和民宅的基礎設施不到位,污水橫流,直接往河裡排放,導致水質越來越差。
  污水被抽往莊稼地
  4月29日,法治周末記者在關城村菜市場北面的柴米河橋上,看到五六個人手拿鐵鏟,在河床下麵挖坑埋著垃圾,在更遠一點的地方,有人正拿著水管對著河邊在沖洗河道。
  一位胡姓村民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說:“主要是這前面的廠子,有製藥廠、鋼廠、還有肉聯廠(金源肉品有限公司,污水口就在這前面不遠處)等,好多領導人也不到實地來看,現在治理要治到實處,那些幹活的就是上面安排來的,做簡單處理,把垃圾撿撿,向地下埋埋,用水把河邊衝衝,這根本沒用,等於拿老姓的錢開位(當地方言,意思是胡亂糟蹋老百姓的錢)。”
  老胡越說越激動,這時又來了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他說得更直接:“像這樣治理,就是拿老百姓錢瞎開位,用水衝衝、垃圾撿撿埋埋,不從源頭治理,能起什麼作用?簡直就是瞎胡來,糊弄老百姓。”
  5月7日,法治周末記者在柴米河邊瞭解治理情況時,關城村的幾名村民突然找到施工者反映:施工方將柴米河裡的污水抽到莊稼地後,把他們的莊稼都淹了。
  隨後,他們帶著法治周末的記者來到了莊稼地現場,這片莊稼地正在清浦科技創業園裡面,緊挨著一家企業的圍牆。爬上一道用泥土新圍起來的堤壩,就能看到腳底下一片黑呼呼的污水。
  “這裡的地原來都是我們的責任田,在2006年被政府強行徵了去,因一直荒在這裡,我們覺得很可惜,就在這裡開荒種莊稼。可沒想到,在‘五一’的時候,他們(指清浦科技創業園管委會)就在我們辛苦開墾出來的莊稼地上打起了圍壩,將那柴米河的臭水都抽到我們莊稼地里。”關城村的村民指著被污水浸泡的莊稼氣憤地對法治周末記者說,“他們(政府)要治理柴米河,但也不能污染我們的莊稼地呀!”據瞭解,老百姓說的“政府”指的是青浦科技創業園。
  法治周末記者沿著土壩走到抽水管口發現,柴米河原來與清浦科技創業園內修建的水泥溝渠相連,整個溝渠里的水同樣是黑漆漆一片。這些黑色的污水正通過碗口粗的塑料管從園區的溝渠里直接抽到了旁邊的莊稼地里。
  法治周末記者看到,污水在莊稼地里已經形成了一條小河,不僅泛著黑水的泡沫,而且管口排出的污水已將堤壩染黑。
  “這污水太臭了,我們也跟園區說過,如我們進駐的話一定要將這污水清理乾凈。不然,到了夏天就更受不了了。”正在莊稼地附近測量面積的一家台資企業工作人員對法治周末記者如是說。
  政府做法被指治標難治本
  據清浦區政府的門戶網站介紹:在5月4日上午,該區的區長張笑率區環保局、區水利局等部門負責人深入到柴米河現場,推進柴米河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並對整治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法治周末記者連日來在現場也看到,清浦區確實開始了對柴米河的整治行動,但記者實地瞭解到,當地老百姓並不認同政府的這次治污行動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住在柴米河附近的那位女士對記者說:企業都是政府招來的,“地方要發展、企業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法治周末記者在諾大的清浦科技創業園裡查看了幾遍,竟沒有發現污水處理廠,當地居民也稱,沒見過有什麼污水處理廠。
  負責清理河道的鹽城籍工人對法治周末記者說:“見過企業排污的,但沒見過這麼明目張膽排的。”
  柴米河清理後,能否保證以後就是清澈的水質?這位工人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像這種無序地排放,不好說。”
  附近的居民們對法治周末記者說的最多的是:“最好的辦法就要堵住所有企業的排污口。”
  法治周末記者在現場見到的不僅是污水的問題,而且還看到一堆堆固體工業廢物毫無遮掩地堆在柴米河邊。
  一位張姓居民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們這裡吃的水是地下水,如污水滲到地下,這地方的大人小孩吃了肯定有影響,會得病的。”
  帶著居民們的疑惑5月6日,法治周末記者來到淮安市清浦區環保局,環保局人員讓門衛轉告記者“他們不予接待”。
(原標題:居民跪求環保局長治污之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t27ftrsq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